查看原文
其他

对我来说,引经据典是为了图省事儿

2016-07-27 吴伯凡 伯凡时间


引经据典真的不是因为看上去多高大上,其实是因为这样做省事儿。

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音频

语音丨吴伯凡




Q:吴老师在《伯凡时间》中引经据典的那些句子是照着稿子念的,还是背诵下来的?(来自听友夜林)


A:看来我不应该完全做音频节目,还应该做点视频节目。

 

以前做《冬吴相对论》的时候,很多听众也问过这个问题,是不是有人帮你们写好了稿子,然后你们在现场念?我也回答过,我们所有的节目都是即兴的。

 

一般的情况是这样:我会事先想几个选题,约定一个时间录节目,梁冬工作非常繁忙,一进来都是,“老吴老吴,今天讲什么?”我就会说几个话题,说到一个话题,他会说这个没意思,没感觉,还有呢?说到另一个话题,说,嗳,这个可以,咱们开始录吧。一直是这样一个状态。

 

这种方式好的地方就是,谈话的氛围非常自然,而不是演出来的。梁冬是专业的主持人,而我是一个从来没做过主持人,普通话还这么糟糕的一个人,要在广播电视上做节目,确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。

 

所以,我也就很难用通常做节目的方式来做。因为,一旦我意识到演出开始了,我就进入到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,努力的“用嘴写文章”: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口头表达,最后都会不由自主的在非常仓促的时间里把它转成书面语言。

 



很多作品,或者产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,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它的资源很丰富,创造它的人特别有能力,而恰恰是因为资源不丰富,或者能力不够,或者是受到了某种客观条件的限制。这种歪打正着,有时候就产生了一种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效果。

 

我们以前讲过之所以有海明威式的文体,是因为海明威是一个派驻在国外的记者。他在写电讯稿的时候,除了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之外,还要千方百计节省电报的费用,因为那时候电报的费用是非常高的,所以他被迫需要用最简单的、最少的字去把一个问题说清楚。

 



这种限制使得他无意当中练就了一种功夫,外人看来,这种功夫无异于一种绝活:一句话中没有形容词,能用三个字绝对不用四个字,最后导致了所谓海明威文体的产生。由于我没有专业的主持人训练,使得我被迫选择了一种很野的、很原生态的方式,可能这种类型的节目很少,大家听起来还有一点新鲜感。

 

至于我经常在节目当中引经据典,还真不是背的,也不是照着稿子念的。是因为小时候、年轻的时候,读了一些经典。当我不知道读什么书的时候,我就用最笨的方法,去读那那些根本不用任何人推荐都知道的书。

 

这些书说起来好像很多,其实并不多。比如《论语》,也就2万5千多字。其实把它读完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。我读的时候,才发现我们日常语言当中,有很多的话都是出自这些经典当中,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。比如“是可忍孰不可忍”,比如“未知生焉知死”,这些都是在论语里头的。

 

这些经典,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语言,后来就无意当中成为了我思考和表达的一部分。所以在谈到一个问题的时候,非常自然的就会想到它。我经常对朋友们说,引经据典真的不是因为看上去有多高大上,其实是因为他省事儿。

 

所谓经典,其实就是一些特别复杂的表述都难以说清楚的事情,它一句话就说清楚了。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,就是因为它的表达最直接,最简单,最直击要害。


         ·END·        


 不用举手,随时提问 
欢迎大家在伯凡时间后台向吴老师提问,吴老师将挑选其中他觉得最具有开放性、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在伯凡问答栏目中回答。
  在伯凡时间,听真知灼见 
微信号:bofanstime(长按二维码可直接关注)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